2023年12月13日是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教育引导学生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自强不息,矢志复兴,12月12日晚,我校组织11名学生参加“12·12 和平之夜”接力诵读活动。

本次活动由南京市委宣传部指导,南京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周末报社、南京诗词学会执行,以“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为内容,“和平之夜”为主题,“金陵城殇”“不屈抗争”“铭记历史”“警醒后人”“吾辈自强”“祈愿和平”“奋发图强”“圆梦中华”8个部分为线索片段,通过线上线下联动,汇“和平之声”,用诵读行祭之礼,和青年大学生一起,用声音接力,为和平发声,再次倾听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用声音守护这座城。
8位领读者,8个历史记忆之地——中山门、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挹江门丛葬地、江南水泥厂难民营旧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金陵大学难民收容所、和平门、南京长江大桥大桥公园、中华门。它们,记录了86年前这座城市遭受的苦难,也见证了全体中华儿女携手同心凝聚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不懈奋斗。
12月12日晚至12月13日凌晨,我校学生与在宁高校的大学生代表一道,依次前往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江南水泥厂难民营旧址、和平门、中华门,分别在紫金草文化传播使者黄荭、南京大学拉贝纪念馆主任杨善友、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留学生王欣如(柬埔寨)、南京广电主持人杜宗浩的带领下进行接力诵读,用声音接力,为和平发声。

一盏盏祈愿和平的烛火、一句句接力共读的诗文,让青春灼热的心为之震撼。同学们声音洪亮,情绪激昂,神情庄严肃穆,共诵读了《保卫南京》《1937年,南京记忆》《拉贝日记》《和平宣言》等诗文。在声声诵读中,同学们体悟民族痛史、缅怀同胞先烈,宣告青年学子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定决心。“今晚寒气逼人,我站在队伍中坚定地看向前方,一时间仿佛忘却了寒冷,我近乎呐喊出诗歌《和平颂》的最后一句——我希望,和平的世界永远年轻!此刻,我感到心中充满豪情。”我校21级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的学生马芸在活动后写道。
铭记,不只为民族的悲怆;纪念,只愿吾辈更加自强。本次活动让学生们接受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同学们对南京大屠杀这段沉痛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更加坚定了强国有我、振兴中华的理想信念。(学工处陈慧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