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江苏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201

2011-06-20 14:34:00  阅读数:  

江苏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2011-06-20)

江苏省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十二五期间,是我省全面实现小康并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也是新闻出版业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加快发展新闻出版业,推动我省向新闻出版强省迈进,根据《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新闻出版总署《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结合江苏新闻出版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全省新闻出版业发展概况
   “十一五时期全省新闻出版系统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服务、发展、改革、管理各项工作跃上新的台阶。
    1.服务大局能力显著提升。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牢牢把握新闻出版的正确导向,积极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思想保障、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舆论氛围。各出版单位为宣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庆祝建党85周年和90周年、庆祝建军80周年和抗击各类自然灾害出版了一批精品力作。
    2.产业规模快速提升。2010年全省新闻出版业总产出1070亿元,是十五末的近2倍。资产总额、行业增加值等主要经济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三位,利润总额居全国第二位。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网络出版企业从无到有,发展到16家。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年成为我国第一家资产、销售双超百亿的出版传媒集团。在2008—2009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评选中有8家报纸入选,列全国第二;《扬子晚报》入选晚报前五强,在世界报业协会公布的世界日报发行量排行榜中,列第21位,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晚报都市报。《江苏手机报》用户突破200万户,荣获2008—2009年度中国手机媒体经营管理十强。江苏新广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两年被评为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江苏永兴多媒体公司和昆山沪铼光电有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两家可录光盘生产企业,可录光盘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无锡江南磁带有限公司录音带产量居全国第一。南通家纺市场版权保护带动的相关产业达550多亿元,其经验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荣获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首次授予我国的版权创意金奖,并被确定为世界知识产权保护优秀案例示范点。
    3.精品生产成效明显。完成十一五规划重点出版项目省级119项,国家级68项。全省7家出版社入选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总量与上海并列全国第一。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最美的书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和全球日报发行百强榜报纸、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中,我省入选数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出版物印制质量管理连续8年荣获全国金奖,6件作品入选2008美国印制大奖,实现国际大奖零的突破。
    4.体制改革有序推进。27家图书、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全部转企改制,出版企业发展的活力明显增强,面向市场的畅销书明显增多。出版工作室以资本合作、项目合作、组稿策划、宣传推广及其他方式参与出版,其出书品种、出版码洋和销售收入等占江苏出版总量的1/3左右;3家报纸、24家期刊出版单位转制为企业,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报刊的印刷、广告、发行等经营领域;个体、股份制、外资企业在印刷领域取代了国有企业的主体地位,外商投资印刷企业230多家,投资总额达28亿美元;民营发行网点占总数的88.9%,涌现出一批规模较大的民营发行企业。
    5.公共新闻出版服务体系基本建立。全省累计建成农家书屋17518个,实现了行政村的全面覆盖,相继推进社区书屋、职工书屋建设。农家书屋业已成为基层党组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阵地,成为农民群众读书学习、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成为科技致富、学法普法的重要场所。江苏读书节等全民阅读活动蓬勃开展。
    6.“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图书版权海外输出大幅提升。5年共输出版权584项,年均增长15.5%。《服饰导报》、《东方娃娃》等报刊成功走出国门。《新华日报ipad版》、《扬子晚报iphone版》面向全球发布。印刷领域百余家企业从事对外加工贸易,年加工贸易额60多亿人民币。组织出版单位参加台湾书展、香港书展,作为主宾省参加上海书展,有效扩大了江苏出版的影响。
    7.行政管理水平日益提高。省局顺利实现了由管脚下管行业的转变,制定实施全省新闻出版(版权)《行政许可规程》、《行政执法规程》、《关于加强依法行政工作的若干意见》等制度。行政审批实行一站式服务,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顺利实施。出版物审读、印刷质量检测、版权管理、扫黄打非等工作,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加大事业产业发展扶持力度,服务型机关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五年间,全省共有119个新闻出版项目获得省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654亿元;省财政资助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资金8700万元,中央财政奖励资金3700万元;省出版专项资金资助重大出版项目1123.5万元,争取国家出版基金资助1185万元。
    8.党的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精心组织开展先进性教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框架构建年、治理商业贿赂等活动,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深入推进人才素质工程、领军人才工程和高技能人才工程,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省新闻出版学校共培养输送学生2200多人,学生数量、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会同省人事部门2次开展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劳动模范评选活动。组织开展江苏省新闻出版行业文明单位标兵和文明单位评选。
    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和先进地区相比,我省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需进一步完善,畅销的大众图书的市场份额有待扩大,期刊出版同质竞争较严重,数字出版等新兴业态发展相对缓慢,的企业面广量大,苏北、苏中、苏南地区发展不平衡,农村出版物市场比较薄弱,出版物贸易逆差较大,部分经营性出版单位还未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熟悉出版业务、掌握高新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缺乏,出版物市场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十二五时期是江苏新闻出版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新闻出版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二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学习型政党和科教强省,对新闻出版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江苏正处于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并率先向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快速增长,拓展了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空间;四是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将进一步解放新闻出版生产力,为新闻出版业发展提供了内在动力;五是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新闻出版业创新业态、实现产业战略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六是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各种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引导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新闻出版业融资提供了更多机会;七是后金融危机时期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进一步调整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为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创造了更好条件。
    全省新闻出版业发展也将面临许多严峻挑战。一是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成为市场主体之后的新闻出版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二是随着中小学教材出版发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教材循环使用的逐步推开,以及中小学生人数的减少,教材教辅在出版总量和收入总量中的比重将进一步降低,产品结构调整日益紧迫;三是科技与出版的融合日益加速,如不加快培育数字出版等新的业态,将在新一轮竞争中处于被动;四是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态势、转企改制以及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闻出版领域管理的任务越来越重,难度越来越大。
    面对新时期的机遇和挑战,全省新闻出版系统要树立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奋进,推动江苏新闻出版业在科学发展率先路上迈出新的步伐。
    二、十二五时期全省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实施重大项目带动为抓手,以加强科学管理为保障,加快推进新闻出版强省建设。
    (二)基本原则
     ——坚持高举旗帜。把坚持正确导向放在首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三贴近,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到新闻出版工作的各个方面。
     ——坚持率先发展。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新闻出版生产力,不断增强全省新闻出版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坚持以人为本。把以人为本作为推动新闻出版业发展的核心,把服务人民群众作为新闻出版工作的根本宗旨,把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摆在首要位置,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经营性出版企业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技术革新、新兴业态发展、传统出版业的现代化转型。
     ——坚持全面协调。正确处理新闻出版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与产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引进来走出去、政府调控与市场配置、促进繁荣与加强管理等重大关系。
    三、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目标
    十二五期末,把江苏建设成为引领社会思潮本领强、公共服务能力强、产业实力强、发展活力强、人才队伍强、新闻出版业综合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的新闻出版强省。
    引领社会思潮本领强。认真履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江苏两个率先赋予新闻出版工作的任务,出版一大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精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能力显著增强;各类出版物在全国性评奖中,入选数量和影响位居全国前列。
    公共服务能力强。形成城乡全覆盖、功能更完善、服务上水平的公共新闻出版服务体系,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更加丰富,全民阅读率、人均消费出版物总量居全国前列,城乡公共阅报栏(屏)基本普及,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产业实力强。形成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调快速发展的格局,新闻出版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十一五全省新闻出版业增加值增速,新闻出版产业的规模、效益和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力争到2015年,实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出达3000亿元,增加值达900亿元。
    发展活力强。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经营性新闻出版单位基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服务能力显著提升,政府职能实现根本转变。
    人才队伍强。培养造就一批推动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科技型人才,形成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新闻出版工作者队伍。省级行业领军人才100名左右,全国行业领军人才30名左右。
   “十二五时期新闻出版业各领域发展目标:
    ——图书出版业。新增1-2家具有江苏特色、填补专业或地域空白的图书出版社。出版种数年均增长15%左右;图书出版单位的资产总额、销售码洋年均分别增长10%左右。图书内容质量、装帧设计质量、编校质量、印制质量居全国前列。
    ——报纸期刊出版业。报刊业以年均15%左右的速度增长,优化报刊出版机构,培育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报纸2种、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期刊1-2种,形成3-5家拥有超过20种以上报刊的传媒集团。
    ——电子音像出版业。所有图书出版社增设音像、电子出版社,电子音像出版单位的资产总额和销售码洋年均分别增长10%10%
    ——数字出版业。数字出版以年均30%左右的速度增长,以业态创新和服务创新为重点,加快新技术应用,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等战略性新兴出版产业,到2015年,形成3-5家年销售超10亿元、20-30家年销售超亿元、百家年销售超千万元的数字出版企业,形成5-10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知名品牌以及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骨干数字出版企业,力争实现总产出达到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30%左右。
    ——印刷业。印刷业以年均20%左右的速度增长,培育5家年产值超20亿元、10家产值超10亿元、20家产值超5亿元、200家产值超亿元的骨干企业,有20家左右企业进入全国印刷企业百强;基本建立绿色环保印刷体系,基本普及数字印刷技术;出版物印制质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光盘复制业。只读类、可录类光盘复制业以年均10%左右的速度增长,4家企业进入全国同行业前10强。
    ——出版物发行业。出版物发行业年均增长10%,基本形成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主要特征,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相配套、贯通城乡的出版物发行流通网络,以跨地区连锁经营、信息化管理和现代物流为特征的现代新闻出版流通企业发展取得新进展。出版物批发企业、总发行单位分别达到500家和6家,培育23个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网络发行机构(网上书城、书店)。
    ——出版业走出去。加快新闻出版产品、服务、企业、资本走出去步伐,江苏新闻出版产品的国际传播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出版物出口总额、版权输出与合作出版输出数量年均分别增长20%左右,实现印刷服务出口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支持有能力的企业对外投资,通过多种方式在境外兴办新闻出版企业。
    四、十二五时期全省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一)牢记责任,提升引领社会思潮能力
    1.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组织图书、报刊、音像、网络等出版单位加强对党的基本理论和重大理论创新成果的宣传,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更好地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作为重要选题方向,贯穿到各类出版物之中。
    2.更加自觉地围绕大局、服务人民。努力在选题策划、创作生产、市场开拓等各个方面体现大局、服务人民。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服从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充分发挥新闻出版在信息传递、知识传播、文化传承方面的特殊作用,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加强新形势下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新要求新期待的研究,多提供群众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的出版物。
    3.加强新闻出版内容管理。建立完善并认真落实新闻出版内容管理制度,切实把好选题、审读关,加大对涉及重大题材、敏感题材和社会热点的图书、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网络出版物内容的审读监管力度,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通过资金补助、政府采购等方式,鼓励多生产符合三贴近要求、思想性艺术性可读性俱佳的出版产品,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二)强化服务,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1.完善公共新闻出版服务网络。继续实施农家书屋工程,由以建为主,向提升质量、以用为主转变。大力推动农家书屋与县级图书馆实行通借通还。推动有条件的地方建设数字农家书屋。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将农家书屋由行政村向自然村延伸。实施城乡阅报栏(屏)工程,方便群众看报。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社区书屋、职工书屋等阅读阵地建设。
    2.完善公共新闻出版服务方式。继续实施全民阅读工程,广泛开展公益性读书活动,培养人们的阅读习惯,促进人们多读书、读好书。精心组织开展好世界读书日、江苏读书节等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扩大全民阅读的影响力和吸引力。采取政府购买、补贴或鼓励社会捐助等方式,向基层、低收入和特殊群体提供免费新闻出版服务。鼓励民办公益性新闻出版机构的发展,引导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新闻出版服务。积极开展送书下乡、送书给农民工等公益性活动。
   (三)创新内容,提高新闻出版业核心竞争力
    1.实施精品带动战略。通过实施重大出版工程、开展江苏出版政府奖评选、加大对重点出版项目资助力度、实施书刊号资源政策倾斜、优秀出版产品推荐等途径,扶持原创性作品,着力打造一批代表江苏形象、在国内有相当影响力、在国际有一定影响力的出版精品,形成包括畅销书群、常销书群和引进版在内的可持续发展的图书出版格局。打造品牌报刊权威性内容、专业报刊研究性内容、大众报刊娱乐性内容错位发展的报刊格局。
    2.推动内容创新主体建设。推动新闻出版企业成为内容创新主体,大力培育新闻出版创意群体和内容提供商,支持和鼓励各类新闻出版内容服务企业的发展。加强对内容创新项目的支持,鼓励支持新闻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数字印刷、电子纸和新闻出版电子商务、物联网等方面进行自主研发,争取掌握一批数字出版、新媒体领域、现代印刷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
    3.建立完善创新体系。建立以政策为先导、投入为保障、企业为主体、创新平台为支撑、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闻出版科技创新体系。积极营造有利于新闻出版创意群体创业发展的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 
   
(四)优化结构,转变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式
    1.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传统出版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图书、报纸、期刊等纸介质出版产业。鼓励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结合发展,支持图书、报纸、期刊等纸介质传统出版产业积极采用数字、网络等高新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方式,改造传统的创作、生产和传播方式,实现内容资源和高新技术的优化组合,做到一次性生产、多媒体或全媒体发布,着力打造一批现代化出版企业。实施印刷复制业升级扩张工程,用数字和网络等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促进印刷、复制产业升级换代,大力发展数字印刷、绿色印刷。实施现代发行业构筑工程,鼓励新闻出版流通和物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实施数字出版跨越发展工程,大力发展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出版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战略性新兴新闻出版业态,鼓励创办、引进数字内容产业装备制造和研发企业,加快建设统一格式、统一发布、利益共享的电子书库等内容数字化平台,支持电子纸、电子阅读器等新闻出版新载体的技术开发、应用和生产。发展动漫、游戏出版产业并作深度开发利用,不断提升其出版产品附加值。
    2.优化产品结构。优化教育出版、加强大众出版、提高专业出版,遏制低水平重复出版。加强名社名报名刊名网建设,支持和推动出版资源优化整合,向优势品牌集中、向数字化延伸。
    3.优化企业结构。推动大中型新闻出版企业积极调整产权结构,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鼓励企业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实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做大做强;支持和促进专、精、特、新中小新闻出版企业发展。
    4.优化区域结构。促进区域新闻出版产业协调发展,支持苏北、苏中加快崛起、规模扩张,鼓励苏南提档升级、率先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市、县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建设新闻出版产业带、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优化产业集聚环境,突出产业特色,提高产业集中度和专业化协作水平。重点建设南京出版发行、苏州印刷复制、无锡常州动漫创意等产业示范基地或产业中心。创建国家级数字出版基地。
   (五)改革体制,增强新闻出版业发展动力
    1.加快市场主体建设。以打造合格的市场主体和优质的服务主体为核心,完善经营性出版社转企改制,坚持股份化探索方向,在企业化的基础上推进股权多元化,以实现体制再造。推进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的转制和党报党刊发行体制改革,以新的体制激发活力、做强主业、做大主体。深化公益性新闻出版单位改革,推动形成责任明确、行为规范、富有效率、服务优良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实施非国有新闻出版企业扶强工程,认真落实国家有关规定,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新闻出版领域,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与国有出版企业以多种方式进行深度合作,吸引国内外优秀的新闻出版资源汇聚江苏,实现投资主体和产权多元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新闻出版产业新格局。
    2.加快市场要素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和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的新闻出版市场体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培育发展无形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版权代理、出版经纪等市场中介机构,为新闻出版资本、产权、人才、信息、技术等要素的有序、有效流动搭建交易平台,提高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化程度。
    3.加快流通领域改革。支持有实力的发行企业,通过整合出版物发行渠道,成为主业突出、辐射力强的全国性或区域性大型现代流通企业集团。鼓励发展城镇中小型特色书店、专业书店、社区书店和网络书店。积极发展农村各种形式的出版物发行网点、代销点和租赁点,鼓励各种资本投入农村出版物发行,拓展农村出版物市场。继续鼓励新闻出版企业发展连锁经营,推动有条件的企业跨地区、跨国连锁经营。支持立足区域、辐射全国的出版物物流中心建设。
   (六)外向拓展,打开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空间
    1.加强走出去出版物生产。加强对境外读者阅读需求调研,提高选题策划水平,增强江苏出版物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加强翻译人才队伍建设。
    2.积极开展对外新闻出版交流。鼓励新闻出版企业与国际著名文化制作、经纪、营销机构合作。支持新闻出版企业参加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法兰克福书展等国内外有影响的展会。创新版权贸易管理机制,扶持苏版图书版权走出去。充分利用本省在民国史馆藏文献方面的丰富资源,加强与台湾出版界的联系沟通,组织好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江苏主宾省活动。
    3.培育外向型新闻出版企业。支持有条件的新闻出版企业通过新设、收购、合作等方式,到境外投资兴办实体。鼓励规模大、设备和技术先进、管理科学的印刷、复制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印刷、光盘加工贸易,构建版权、产品、实体、资产等多种形式、多种载体走出去格局。
   (七)建设队伍,强化新闻出版产业的人才支撑
    1.加强基层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专业人才培养。以职业准入和岗位准入为抓手,完善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不断提高基层人才队伍素质。深入实施人才素质工程、领军人才工程和高技能人才工程,以定向培养、公开招聘、业外引进等方式,吸引和培养一批推动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外向型人才和科技型人才,形成一支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梯次分明、素质优良的新闻出版工作者队伍。积极宣传新闻出版领域领军人物、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先进事迹,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舆论环境。
    2.加强培训工作。建立健全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完善培训机制,整合培训资源,创新培训内容,提高培训质量。加强与资质信誉优良的国内外著名大学、新闻出版企业、高级培训机构的合作,多种途径、多种形式培训人才。加强江苏省新闻出版学校建设,积极争取异地迁建,创办江苏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水平。
    3.建立完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由政府引导、企业负责、社会参与的人才激励、选拔培养、合理流动机制,形成有利于各类人才脱颖而出的体制环境。会同省人事部门做好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评选工作,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推荐优秀人才。
   (八)优化环境,促进新闻出版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加强党对新闻出版工作的领导。始终坚持党对新闻出版工作的领导权,牢牢把握正确的新闻出版导向。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充分发挥新闻出版战线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督促检查工作,确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新闻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加强新闻出版行业协会建设,指导行业协会积极履行相关服务功能。
    2.加强宏观调控。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对新闻出版业发展方向、总量、结构和质量的宏观调控,有效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进一步建立健全新闻出版统计制度,完善统计指标体系,提高统计质量。
    3.加强法制建设。积极推动和参与新闻出版(版权)领域法律法规的修订制订。完善出版年检登记、书号管理和重大选题管理等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体系。加强依法行政,更新管理理念,规范工作程序,创新手段方法,提高行政效能。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管,规范执法行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继续做好普法工作。
    4.落实支持新闻出版业发展的经济政策。认真贯彻落实推动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结合实际制定相关配套措施,充分发挥政策对新闻出版业发展的引导、激励和保障作用。积极争取省出版专项资金、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资金、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等省财政资金对新闻出版业发展更大的支持。加强新闻出版项目库建设,强化对重大项目的扶持。
    5.加强出版物市场管理。创新监管方式,探索运用经济政策、技术标准、质量监管、行业自律等多种手段和电子政务等高新技术,加强对新闻出版各个环节的监管。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坚决整治非法出版活动,坚决封堵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切实加强著作权保护,严厉打击各种侵权盗版行为。继续实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文化环保工程,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文化环境。
    6.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注重把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与诚信体系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治理商业贿赂、机关作风和行业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在精神文明一般要求的基础上,突出行业特色、体现行业要求、发挥行业优势,丰富创建载体,提升创建层次,使创建工作和新闻出版业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升行业精神文明创建水平。加强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和谐环境。

 

 

苏ICP备05047810号

地址:南京市雨花东路152号 邮编:210012

电话:025-52416522 电子邮件: jscbzj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