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学通弄通《民法典》 在教学中强化法治教育 ——我校开展思政课集

2020-06-22 12:35:24  阅读数:  
    2020年6月8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学习宣传民法典及其重大意义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把民法典纳入和渗透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民法典教育。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教育部思政课教学最新要求,及时吸纳最新思政教学内容,提高思政课教学质量和水平,增强课程实效性。我校基础教学部《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6名教师在行政楼四楼会议室,开展了一次集体备课活动。活动由基础教学部主任傅晓慧老师主持。


 
    民法典草案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以及附则。主备教师赵为垚以“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走进思政课堂”为题,从编纂民法典的重大意义、编纂民法典的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民法典的主要内容三方面展开论述。《物权编》进一步完善了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制度,增加规定“居住权”这一新型用益物权等,《合同编》完善了电子合同订立规则,增加了预约合同的具体规定,完善了格式条款制度等合同订立制度……对于草案中的修订内容,特别是涉及到课程中的教学内容,赵老师都进行了细致地梳理。针对学情,赵老师建议授课教师在更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注意链接时事热点,剖析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情感需求,加强教学的针对性。过程中大家对教学对象新情况、实践教学法、如何进一步提升思政课堂教学实效性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与会老师也对如何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最后,傅晓慧老师对此次集体备课进行了总结。
    此次集体备课,加强了教师之间教学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对改进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重要作用。教师们一致认为,思政课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引领社会思潮的社会责任,大力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积极开展普法教育,通过一丝不苟地做好教学备课的各项工作,指引学生不断成长,自觉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价值。
(基础教学部 傅晓慧供稿)

苏ICP备05047810号

地址:南京市雨花东路152号 邮编:210012

电话:025-52416522 电子邮件: jscbzjy@sina.com